保定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成长成才核心目标,围绕思想引领、专业提升、文体发展、志愿服务四大领域,构建系统化实践育人体系。这一体系是学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多维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平台,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以下从四个方面介绍学院学生工作的特色与成效。
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以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持续推进“青马工程”,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实践,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依托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常态化组织学生走进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红二师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党史故事宣讲、革命先烈缅怀等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同时,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与返家乡实践、社区服务、政务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强责任担当。
学院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核心环节,通过制度保障与资源整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制定《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将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志愿公益等7类活动纳入学分认定范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创新构建“全学程、一贯制”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从大一到大三循序渐进设置认知实习、专业实训等环节,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外,与财达证券、保定市博物馆等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搭建“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业孵化—以赛促学”全链条平台,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术科技竞赛等项目,助力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双提升。
学院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通过制定体育、德育相关实施方案,在太行博物馆等建立教育基地,为文体实践提供制度与场地支撑。每年开展青年文化艺术节、竞技文化月等百余项校园活动,涵盖运动会、素质拓展、艺术比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内容,近千人次学生参与其中,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与人文底蕴。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品牌,组织学生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等场所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思政教育与文体活动的有机融合。
学院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以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健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依托“志愿汇”平台实现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等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保障志愿者权益。构建“学院服务队+学生分队”组织架构,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并挂牌“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通过骨干培训班提升服务能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保定马拉松、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乡村音乐大会等大型活动服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
经济学院始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将实践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上述四大领域的工作体系,是学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也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通过持续深化思想引领、强化专业实践、丰富文体活动、拓展志愿服务,学院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环境,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其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编辑: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