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入党是为了给群众做实事!”党龄44年的老党员江宗涛,在邢台市临西县的访谈中,用朴实话语道出初心。1981年入党后,他扎根基层,从推广农业技术到创办农业技术学校,始终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为目标。面对老官寨镇小马庄村的艰苦条件,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动农业增产增收;担任临西县农业局项目负责人时,他日夜奋战,助力小麦丰收,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年轻党员要脚踏实地,把改革精神融入实践,才能真正服务国家发展。”江老的话语中饱含对新一代的期许。
保定市莲池区的周宗合老人,用一生诠释晋察冀精神的“团结与担当”。在家乡遭遇洪灾时,他带领志愿者冲锋一线,冒雨转移群众、抢筑堤坝;灾后重建中,他协调资源、奔走呼吁,帮助乡亲重建家园。工作中,他更是创新破局的“领头雁”——面对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反复试验,用“地雷战”般的智慧攻克难关。“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团结起来就能移山填海。”周老的故事让我院青年学子深刻体会到:晋察冀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攻坚克难的行动密码。
平山县寨北乡的老党员苏月红,以“四原则”定义党员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全心服务人民、永葆清正廉洁、严守党的纪律
。“新一代党员要以人民为中心,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中勇挑重担。”他结合自身经历强调,党员需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服务中践行初心,“只有言行一致、守信遵纪,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晋察冀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多元生命力:
艰苦奋斗的“农业魂”:江宗涛深耕农业一线,用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呼应了晋察冀军民“送粮支前”的无私奉献。
团结协作的“抗洪志”:周宗合带领群众共克时艰,再现了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深、众志成城”的壮阔图景。
严于律己的“党员范”:苏月红对党性原则的坚守,与晋察冀精神中“纪律严明、信念如铁”一脉相承。
参与活动的学子们从访谈中汲取力量,立下青春誓言:
江风云:“江老的故事让我明白,农业现代化需要青年用科技与热情浇灌。我计划组建‘智慧农业’研究小组,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缴琛洁:“周老的抗洪经历让我震撼。未来我要加入应急救援志愿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守护一方平安。”
康晓龙:“苏月红同志对党员标准的诠释,为我指明了方向。我将以‘清正廉洁’为尺,在学生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服务同学所需。”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院通过本次研学活动,架起了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从江宗涛的“田间足迹”到周宗合的“抗洪身影”,从苏月红的“党性宣言”到青年学子的“奋斗誓言”,晋察冀精神正以新的形式扎根时代土壤。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红色教育,引导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以信仰为旗,以行动为笔,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指导老师|张建新
责任编辑|机制2101闫阳 13131388847
本期编辑|机制2402于天博
本期校对|电气2203尹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