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浓情暖中秋,孝做幸福人

(添加时间:2016年09月14日 浏览:次)

   (院报记者 张颖 吴亚男 陈凡 马娟)  秋风送爽,在经历了盛夏的酷暑后,中秋佳节在习习凉风中如约而至。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又是一年中秋时,上慈下孝共团圆。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中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近年来,我校大力提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校在暑假为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为父母洗脚,学生们响应十分积极。来自经济学院国贸一班的刘子煊表示:每次放假回家都会给父母洗脚,他说:“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到现在懂事的大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不知多少的心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直到把我们抚养长大,慢慢的我们变得强壮,变得有主见,不再依靠父母,我们应该多孝敬下上了年纪的父母,表达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很多同学表示中秋节会回家和家人团圆,就算不回也会打电话问候父母。来自经济学院经济学三班张咏的父亲表示:“学校布置给父母洗脚这项“特殊”作业非常有意义,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让孩子懂得了感恩之情。”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孝,为做人的基础,古有百里负米、涌泉跃鲤、行佣供母、怀橘遗亲等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直到现在,“孝”这个词依旧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孝的体现可大可小,孝可以是对于父母一生一世的陪伴,也可以是给父母发送短短的一条信息。我校倡导同学们尊孝道,敬父母,哪怕只是回家给双亲洗一洗皲裂的双脚,揉一揉酸痛的手臂。最后,祝愿老师们、父母们、同学们中秋快乐。

浓情暖中秋,孝做幸福人

经济学1503班张咏同学为长辈洗脚


浓情暖中秋,孝做幸福人

经济学1504班刘嘉欣同学为长辈洗脚


浓情暖中秋,孝做幸福人

国贸1501班刘子煊同学为长辈洗脚





     


上一篇:【入学教育】了解专业发展方向 找准人生奋斗目标
下一篇:我校启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科普教育活动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南二环1689号 电话:0312-2165166
传真:0312-2162666 冀ICP备0903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