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报记者 赵鑫宇 韩依凡 李百一) 4月17日下午14:00,由水环中心科技平台与我校联合举办的第48个地球日主题讲座在第二教学楼313教室如期举行。讲座邀请了水环中心科技平台地质环境监测室的郝文杰老师、地热室的付雷老师和二氧化碳室的胡丽莎老师主讲。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地球故事”。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总支书记陈金忠和20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首先,郝文杰老师以“保护环境,传感地球”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地质灾害和地下水问题等地质环境问题,还讲解了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向同学们展示了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成果,也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习发现有利于地质环境监测的新方法。
之后,付雷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绿色新能源─地热能,讲述了地热能的来源、分布、类型、生活和工业用途,讲解了地热能绿色无污染、循环可再生和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及区域性限制、杂质多和前期成本高的缺点,并且展示了地热能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后,胡丽莎老师向同学介绍了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储存技术,这项技术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们也耐心讲解,会场气氛十分热闹。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向同学赠送地质灾害防治避险自救科普读物,也邀请同学参观实验室。
本次讲座的开展,让同学们学习到了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了地球日这个活动,有利于同学们发扬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优良品德。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郝文杰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地质环境问题
付雷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地热能
胡丽莎老师讲解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储存技术
讲座现场
为同学赠送书籍